乙肝抗原阳性,传染性一定强吗?关键要看这 1 个配套指标
在体检中查出乙肝抗原阳性,不少人会陷入恐慌,担心自己传染性强而不敢正常社交。其实,乙肝抗原阳性并不直接等同于高传染性,判断传染性强弱的关键,在于乙肝病毒 DNA 定量检测这一配套指标。
在体检中查出乙肝抗原阳性,不少人会陷入恐慌,担心自己传染性强而不敢正常社交。其实,乙肝抗原阳性并不直接等同于高传染性,判断传染性强弱的关键,在于乙肝病毒 DNA 定量检测这一配套指标。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中心张忠涛教授/姚宏伟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杂志(中国科学院/JCR双一区,IF=40.4)发表了题为The role of neoantigens and tumor
西方马型脑炎病毒(We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WEEV)作为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成员,是引发人畜共患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其传播链以库蚊为媒介、马属动物为扩增宿主,人类多为偶然感染,重症病例病死率可达5%-1
身着白大褂,整日穿梭忙碌在实验室,是很多人对于科研人员的固有印象,而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科研人员的另一面:脱下白大褂,他们离开实验室走上前线,把自己的技术研发转变成为产品,完成科学家理想抱负的落地转化,走好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作为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不过我们熟知的各种抗原主要是蛋白质,另外一大类以聚糖为主的“肿瘤相关碳水化合物抗原(TACA)”不太常见。这主要是因为TACA免疫原性比较低,难以靶向,不方便作为药物的靶点。
中国早在11世纪的《痘疹定论》这部医书中的“种痘论”里的种痘法已不是原始的,而是相当进步的一种鼻苗法。一直到18世纪后的“牛痘”、白喉毒素治疗,再到20世纪对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化学性质的研究、结构的解析、模型的构建、以及多样性研究等,无一不证实人类对抗疾病的科
但有广州市民反应:近日,小孩发热就医,在医院里硬性要求验血,做登革病毒抗原检测。但检验的费用,确是由患者承担。
身上突然冒出几个红点,像芝麻粒那么大,不痒不痛,有人一照镜子,脸色就变了:完了,是不是得了艾滋病?这年头,网络吓人,搜索一圈,红点、发热、虚弱,这些常见的小毛病,分分钟被“对号入座”成“艾滋病初期症状”。
在复杂生物体系中实现精确且可控的化学反应一直是化学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挑战。邻近标记(proximity labeling)作为一项新兴技术,通过酶催化生成高活性的反应中间体,从而对邻近的生物大分子或细胞进行选择性标记。
邻近标记是一项新兴的化学生物学技术,通过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中酶催化产生的高活性、非特异性反应中间体,对相邻的生物大分子或细胞进行无偏差生物素化标记、富集与高通量鉴定。该方法由斯坦福大学Alice Ting等多个课题组不断发展(代表工作Rhee/邹鹏 Scienc
2)如果在 C 和 T 都出现了红杠,也就是出现了两道红杠,甭管颜色深浅,说明你是阳性(positive)
琥珀酸作为一种三羧酸循环的代谢物,可以通过与其他代谢物竞争来调节酶活性,从而影响表观遗传修饰。T细胞分化与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观遗传和转录调控有关。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亚基的功能缺失性突变会导致琥珀酸在多种癌症中积累,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琥珀酸富集是否能够增强T细
家人们,最近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没吹空调也没吃辣,嗓子却干疼得像被砂纸磨过,咳嗽起来没完没了,两三周都不见好?去医院一查,抗原没阳,甲流乙流也都是阴性,可这“感冒”咋就这么奇怪呢?
与大多数通过基因复制产生的新基因不同,从头起源基因(de novo genes)直接从非编码基因组区域中产生。在人类中,这些“年轻的”新基因可能在塑造人类特有性状和疾病易感性方面发挥潜在作用。
抗原 基因 肿瘤发生 cellgenomics genomi 2025-08-29 16:12 4
继抗原快筛后,复星诊断再下一城。8月25日,复星诊断新冠/甲流/乙流核酸三联检获批。冻干常温、200 copies/mL灵敏度——复星诊断用最硬核的技术,把三大呼吸道病毒“锁”进了一支试剂盒,补齐“快筛+精检”最后一公里。
继全国首个新冠甲乙流抗原检测试剂获批后,复星诊断呼吸道产品线再添重磅新品——8月25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及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 法)也正式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上市,意味着复星诊断成为国内极少数同时拥有抗
抗体偶联药物(ADC)的研发已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不同靶点及技术平台的ADC不断涌现。然而,什么样的靶抗原才是理想的ADC靶点?靶抗原的表达水平能否作为ADC的疗效预测标志物?是否有其他的生物标志物可以指导ADC优势获益人群的筛选?这些问题在当前的临床研究和临
众所周知,病理检查是肿瘤诊疗的金标准,其中免疫组化(IHC)的结果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及预后尤为重要。很多肿瘤患者和家属在拿到病理报告后,都苦于看不懂免疫组化指标而无法对医生的治疗进行判断,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2025年7月22日,科弈药业与美国ERIGEN达成战略合作,授予后者其全球首创的并联增强型双靶点CAR-T产品KQ-2003(靶向BCMA/CD19)在大中华区以外(不含印/土/俄)的独家开发、注册及商业化权益。协议同时允许ERIGEN利用KQ-2003的核
2025年3月,当云顶新耀宣布其首款AI驱动的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时,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一人一苗”的精准免疫新时代。短短三个月后,新合生物自主研发的mRNA个性化肿瘤新抗原疫苗XH001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